本文摘自 『蜻蜓點水遊歐洲』葉正宵先生2013年9月 歐洲旅遊行程日記 - 葉正宵先生是紐約世界日報的自由撰稿人

鹿特丹(Rotterdam)

鹿特丹不是我們這次旅遊的景點,僅是我們其中兩晚的宿點,都是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一早就離開。但光憑坐在車上穿城而過所見及導遊所述,就使我對這所城市產生極好的印象。按至今為止我所到過的城市,讓我自由選擇,除了布拉格就是鹿特丹(以後可能會有斯德哥爾摩等)。我喜歡那裡的寧靜、淡定、環保、乾淨、少有一般大城市的浮躁和喧鬧。只是若只有我和我太太二人住在那裡,少卻親友,那我又一定會放棄。對我而言,割斷昔日親情和友情的地方,再好也不是天堂。

鹿特丹是荷蘭第二大城市,又是歐洲最大的海港。它是歐亞大陸橋的西橋頭堡,東橋頭堡是中國的連雲港。

鹿特丹整座城市展佈在馬斯河兩岸,有水道與北海連通,相距28公里。港區水域深廣,航道無閘,內河航船可通行無阻,外港深水碼頭冬季不凍,泥沙不淤,常年不受風浪侵襲。港區佔地100多平方公里,水域277平方公里,河船碼頭總長33.6公里,海輪碼頭總長56公里,水深621米,最大可泊54.4萬噸的超級油輪。從60年代起鹿特丹一直保持著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

鹿特丹地勢平坦,位於荷蘭低窪地區,低於海平面1米左右。其東北部的衛星城亞歷山大斯塔德更是低於海平面6.7米,為荷蘭最低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鹿特丹遭受到巨大破壞。 1940514日,德國空軍對這座城市狂轟濫炸,整座城市幾乎被毀於一天。 1944年秋,德軍撤退時還進一步大肆破壞該城的基本設施。如今其市貌是按照二戰後的新佈局實施的,基本上都是戰後重建、外觀新穎別緻的現代建築,故它又被譽為歐洲的現代化城市。此外,它還是歐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煉油中心。

最後再提一下的是:當年,英國清教徒為了宗教信仰和逃避迫害,即是從這兒乘船到美洲去的,也即美國的今天從鹿特丹開始!  

Rotterdam_1
為杜絕疲勞駕駛和就業公平,歐洲對
15座以上車的駕駛員嚴格規定一天工作不能超過12小時,其中開車不能超過9小時,每4個半小時內必須合計休息45分鐘,車內裝有與飛機上相似的黑盒子嚴厲監控。開旅遊大巴的大多是東歐人,我們紅、綠兩線的司機都是波蘭人,態度認真、技術一流。由於有了這樣的規定,我們每天行駛幾百公里的途中經常停靠加油站讓司機休息遊客如廁。因在國內旅遊時曾見有人因內急司機又不肯停車而出狀況,我這次特意為己也為大家準備的尿不濕成人尿布一片也沒發揮作用,反被大家笑話一通。另歐洲的公用廁所通常都收費,加油站除廁所還帶小超市,於是大家一邊尿尿一邊再買水喝,喝了到下一站再尿再喝。除法國的加油站廁所免費,其它都收且不便宜。例德國0.7歐(合美金1元)、意大利0.5歐。市內的公廁則更貴,例意大利為1.5歐,我每次都是去咖啡店付2歐買杯咖啡即允許如廁。另就尋麥當勞,派頭最大,不買東西如廁也不收費。圖示為從科隆往鹿特丹途中一處加油站的廁所,入口尤如紐約和上海的地鐵站,除硬幣還可用信用卡。

Rotterdam_2
鹿特丹市內一座雕像,應是紀念二戰中為國捐軀的英雄。圖中地面深褐色的是貫通全市的自行車專用道。整個荷蘭己成自行車王國,人們上班、上學、購物、赴約,很多都騎自行車,為的只有一個目的:環保!


Rotterdam_3

鹿特丹街頭的大型看板,原以為是某大學的宣傳貼,仔細一看才發現是服裝品牌
Tommy的廣告,極有創意。不僅讓人看到Tommy服飾的輕鬆、活力和隨意,同時也讓人感覺到了荷蘭人,尤其年輕人的輕鬆、活力和隨意。此照為行進中的車拍,包括己經展示和將要展示的不少都是我和我太座的車拍,只為旅途記錄難求照片的完美。以後不再加以註明。

Rotterdam_4
傍晚時刻,我們終於到達在鹿特丹投宿的旅館。

Rotterdam_5
此即我們在鹿特丹投宿的旅館,樓下大堂內依稀還能見到好友YK夫婦的身影,上方是旅館的玻璃牆幕,影出的是街對面的居民樓。

Rotterdam_6
旅館邊上的不斷變色的街心噴泉,靜靜的夜幕下顯得格外的生氣昂然又美倫美奐。

Rotterdam_7
我們的首任導
​​Jacky家住荷蘭,明天他就要離隊回家休假。 Jacky初上車時說他是一名28歲無家可歸也沒女人肯嫁給他的流浪導遊。到離隊時才告訴我他是一名看上去很年輕但己生過癌開過大刀並己有孫兒孫女的爺爺。他出生香港,家境很窮,生活讓他變得樂觀又堅強,像我一樣是條歷經艱難但永不垂頭的漢子,因而咱哥倆聊得很投緣。他給我看了隨身帶著的合家照,孫兒孫女很可愛、太太很漂亮。像我一樣,都是苦盡甘來的有福報的爺們。他說明天換上的導遊Victor年令比他小但是他的老師,是導師,人非常好。

還沒到荷蘭Jacky在車上就告訴大家荷蘭的中餐館歐洲最好,那是因為早年阿姆斯特丹有強大的香港黑社會勢力,後從良經營餐館並從香港請來一流的餐師,代代相傳至今。圖示即我們奔赴他所推薦的長城餐廳的路上,中間深褐色的是自行車專用道,邊上是規定放自行車的地方,大家都遵守規定,車絕對放在地上劃出的白線以內決不逾雷池一步,於是就出現了車迭在車上的有趣像。長城餐廳故然如Jacky所說,菜色極佳、服務一流、價格公道,與我們在盧森堡和科隆兩家由國內同胞所開的餐館相比真是天差地別!尤為令人感動的是當服務員知道我們從美國來後還主動說明這裡不像美國,用餐不一定要付小費,最後我們反而付了不菲的小費。

有圖無音樂文章同步於:http://llt4fun.pixnet.net/blog/post/12345678

arrow
arrow

    llt4f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